1)第171章 雨伞和鞋_第一百次相亲当天,逮捕相亲对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1章雨伞和鞋

  其实,所谓的酮病,很简单,就是人体内酮类气体过多,产生的一系列并发病症。

  “这种病症,人类患病的可能性比较低,牛患病的可能性比较高。”

  “主要的病理,是因为人体内糖类和脂肪代谢有障碍,所以会在人体中积累酮类气体,比如丙酮。”

  “有些人,天然口气清新,呼吸带有芳香气味,实际上,这就有可能是患有酮病。”

  “而糖尿病患者,因为体内本身就有糖类的分解代谢障碍,所以,比较容易患上酮病。”

  “而酮类气体,都是易燃易爆气体,一旦积攒过多,就有可能燃烧。”

  “最终,造成人体自燃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大的。”

  陈言头一次开这样的案情分析会。

  不是在分析案情,而是感觉在进行一场科普教育。

  但是,这种科普真的是必不可少的。

  经办案件的所有人,根本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

  甚至,有些人私下里,都说这是鬼怪之说。

  外界怎么说,陈言不管。

  可是,如果办案的侦缉员都疑神疑鬼,那案子就不用办下去了。

  “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种可能或者假设。”

  “人体自燃,还有烛芯假设,就是人体类似为蜡烛芯,脂肪在衣服的包裹下,缓慢燃烧……”

  “但是,这三人具体怎么自燃的,还要我们抽丝剥茧,去探究查询。”

  “我跟大家说这么多的,意思就是,这三场案子背后,一定是有科学依据的,只不过,咱们还没有发现。”

  经过陈言这么一说,众人的情绪表现明显不一样。

  就连张耀明都暗中送了一口气。

  这几天,参与办案的人员,心情压抑,效率不高。

  甚至,有一些人有抵触情绪。

  但是,张耀明没办法做工作啊。

  这玩意怎么做工作。

  说,啊,没事啊,自燃而已,正常现象!

  大家不要有思想包袱。

  ……

  说是可以说,谁信啊?

  张耀明自己都不信。

  当然,陈言的这种说法,他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是起码听起来,是有可能的。

  这就好办了。

  只有理论上有可能,剩下的就是实际操作。

  无非就是怎么办到的问题。

  说真的,陈言的到来,让张耀明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有一种千斤重担落下肩的感觉:“陈队,你安排,我们接下来的调查方向是什么。”

  其实,自从19日发生第一起自燃案件一来,张耀明带着丹市侦缉队的侦缉员做了不少工作。

  起码,三人之间的基本信息,调查的差不多。

  而且,张耀明的意识是非常好的。

  连续发生两起案件,也就是陈萍萍死后,他就意识到,这不是一个巧合。

  绝大概率的谋杀案。

  只不过,即便意识到这一点,张耀明还是没办法。

  因为,案子太诡异,他不知道接下来该往那个方向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