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八章 诗会(一)_如弈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起初的时候,南昊并不喜好诗文,全国上下,满目武者,家家户户多少有个习武的人,同样,多少都有当过兵的经历。那时的昊国,南征北战,历代皇帝满腔热血,四处开疆扩土。

  可打得多了,也就没什么可以打了。那北边的鞑靼,自打几十年前昊国的反扑之后,四分五裂,如今也就只剩下几只残系。还有西边的梁国,多是文人,不善战争,两国也算是和平,逢年过节的,梁国的老皇帝都送礼来,伸手不打笑脸人,怎么说也没开战的由头。再还有东边西边的那些小国,俯首称臣的称臣,被吞并的吞并。

  渐渐的,这片大陆就变得和平起来,各国都相安无事的处着。可没了仗打的昊国皇帝,一腔热血没地折腾,无聊的只能另寻别的乐趣。也不知道是从何时开始,昊国流行起了诗文,起初并没有什么,不过自从昊国的第一首诗得到了陛下的夸奖后,满朝上下掀起了学诗狂潮。

  皇帝喜欢,下必学之。

  自然的,作为诗人才子们聚集地——诗社,也就这么产生。而要说起这诗社,可就源于颇深了。

  这些大大小小的诗社,当然不会只靠着几首诗词存在,其背后的人大多是朝堂上的某位大臣。譬如吕家小姐的潞冬诗社,背后的人便是当朝唯一的一品侯爷,吕轻侯,不过吕侯爷是个粗人,不管这些。

  还有别的一些诗社,其背后,大大小小有着官员们的支持。至于这些官员们的目的,也很明显。

  倒是这京师第一诗社的文渊,让人们捉摸不透,要说它背后没有官员,那也不是,毕竟马政院的马公子在诗社中当着副社长的职位,可要说有,也不像,怎么说朝中五品大员的子嗣都在这诗社中,可见自打文渊诗社成立以来,没人见过他的社长,更没人知道那人的身份。

  也正因为这一点,看似普普通通的文渊诗社,至今都没人敢去招惹,或者说,敢去的人都消失了。

  言归正传,正因为诗社的存在,诗会也顺理成章的冒了出来。要说起这京师的诗会,最为出名的当属献王每月在府中举办的那一场。

  四皇子献王殿下酷爱诗文,为诗成狂。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事。虽说皇子与平民有异,但献王并不在乎这一点,只要是能做出有好的诗文,无论是谁,都可以前来参加。

  而对于那些平民才子,能得到皇子的一句称赞,那是莫大的荣幸,说不定还能谋个出路。一个个纷纷挤破脑门想要进去蹭蹭。可哪有这么容易,每次诗会,能参加的平民才子只有寥寥几人,其余的不是世家子弟,便是文渊诗社的人。即使如此,每每诗会,献王府外都会站着数不清的才子,为的只不过是能有机会获得些名气,或是别的什么。

  但这次的诗会却不一样,原以为献王殿下去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