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店老板_从四合院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什么东西啊。”

  “我回到m国后,吃不到这样的美味怎么办?我都想留在这个美味的国度了。”

  ……

  布琅他们来聚朋友吃饭的第二天,《华盛顿邮报》刊登了一篇名为《美味食品和私人工商业,在龙国复王》的报道。

  该报道主要介绍的是,在龙国的心脏——燕京,私人工商业开始复王,以及龙国改革开放的一些对外政策。

  另外,报道还用了一定的篇幅,大赞华夏民族的美食,正在燕京的胡同里,飘散开诱人的香气。

  “聚朋友”这个名字,不仅在国内有名气,还随着《华盛顿邮报》飞向世界各地,拥有了国际知名度。

  ……

  聚朋友从开张那天开始,排队等吃饭成为常态。

  《如命日报》刊登了采访李浪的文章后,排队的情况变得更加夸张。

  很多食客排队排到脚软后,学会了预约。

  为了让没预约而来的客人,不会失望离开,李浪只把店里三分之一的位置用于预约客户。

  现在的预约,已经排到了十天后。

  前天来过饭馆的那个女翻译,今天下午三点,又带着一个外国人来了。

  这一次,她的态度没像上次那样狂,但还是眼高于顶,目中无人。

  她找到正在休息的李浪,神色冰冷的说:

  “李浪,这次我带了一位m国的客人来。约翰先生在美国是企业家,明天下午要在你店里请朋友聚餐,预订一张十个位置的桌子,你一定要好好招待。”

  “很抱歉。我们的包桌,已经排到十天后了,现在能预定的,是十一天后的位置。”

  “你……你一而再的无视外国友人的合理要求。信不信我请外教部的领导人跟你说话?”

  “如果你能为了一顿饭的事情,请得动外教部的领导,别说包桌,包店都行。”

  李浪根本就不吃这一套。女翻译被怼得胸口剧烈起伏。

  她身边的外国男人,面带轻蔑之色,用蹩脚的华语说:“先生,包桌,标准,一人15元。”

  李浪淡然笑着说:“就算20元一个人,也得排队啊。”

  外国男人不爽了,竖起三根手指,用财大气粗、无比傲气的姿态说:“我有的是钱。30元,一个人的标准。你,看着办。”

  李浪保持着该有的礼貌:“这位外国先生,别说30元了,就算是300元,也得讲先来后到,该排队排队。难道在你们m国,做事都不用讲规矩的吗?”

  “在我这儿,外国人,没有特权。”

  “你可以选择排队,也可以选择预约十一天后的位置。请问,你选哪个?”

  约翰:“我,我……you,son,of,bitch.(骂人的话)”

  李浪:“操。suck,my,dick,asshole!(很脏的骂人话)”

  唬谁呢?不就是用英语骂人吗?好像我不会似的。

  “你,你这个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