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章 楼观道_我于诸天立玄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古,终南山就与隐士高人有不解之缘。

  商山四皓、老子、赵公明、尹喜、张良、钟离权、陶渊明。这些鼎鼎大名的人都曾在终南山筑庐为居。

  终南山,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中的南山指的就是终南山。位于陕西境内秦岭山脉中段,古城长安之南。

  《左传》称终南“九州之险”,《史记》说秦岭是“天下之阻”。《长安县志》载:“终南横亘关中南面,西起秦陇,东至蓝田,相距八百里,昔人言山之大者,太行而外,莫如终南。”至于它的丽肌秀姿,那真是千峰碧屏,深谷幽雅,令人陶醉。

  对终南山的雄伟,张衡的《西京赋》有一段描写:“终南山,脉起昆仑,尾衔嵩岳,钟灵毓秀,宏丽瑰奇,作都邑之南屏,为雍梁之巨障。其中盘行目远,深严邃谷不可探究,关中有事,终南其必争?

  老子为尹喜讲经离去之后,便终南山作为道教发祥地,倍受道门人士及隐居人士喜爱。又有始皇帝、汉武帝等大修道教楼宇,及至魏晋南北朝时,终南山已经是道教名士云集了,而此时也诞生道教支脉派别之一楼观道派。

  北魏太武帝始光初年,楼观道祖师马符约、尹灵鉴得到太武帝拓跋焘信重,楼观道由此开始大兴。在此之后,道士牛文侯、尹法兴等人才接踵而至,道士增至四十余人。

  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有道士王道义从姑射山率门弟子六七人来楼观,并大修观宇,土木工匠就役者,日常百数。楼观坛宇,一皆鼎新。王道义又“令门人购集真经万余卷”,置楼观。

  再后,西魏文帝又钦敬楼观道士陈宝炽,召入延英殿问道,太师安定公及朝士大夫皆从而师之。大统十五年(549)卒,诏谥正懿先生。又召其弟子李顺兴至都城,试以法术。

  从北魏初年,一直到北周建德四年,这一百五十年来,楼观道一直兴盛于北方,名列天下四大道派之一。

  这一段楼观道兴盛的时光的前期是伴随着北周太武帝拓跋焘灭佛开始的,可以说,楼观道的兴起,不少的因素就是吃了灭佛的红利。

  有趣的是,如今北周武帝宇文邕又一次灭佛,楼观道无法向上次那样笑看佛门跌跟头,而是被一齐列入了被禁止的名单当中,三宝福财散给大臣,寺观塔庙被赐予王公。

  不知道是宇文邕不想把佛、道儿门彻底得罪死,还是心里有一种恶趣味,他下令在长安设置通道观,选佛、道名士120人,普着衣冠,为“通道观学士”,并置官吏统管。

  因为武帝的禁佛、道的诏书,曾经雕龙刻凤、金碧辉煌、恢宏大气的殿堂阁楼人去楼空,已然荒废。但明面上的宫宇从来不是道门所看重的,楼观道真正的道统传承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