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53章 这就是你们心心念念的大清!_埋葬大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53章这就是你们心心念念的大清!

  PS:本章已经修改完成,可以订阅了!

  为什么说以上言论都是扯蛋?

  首先,不管正德皇帝到底有没有莫名其妙的跑到柳家并因此而发明“问柳”一词,光是柳鲲在见到正德皇帝之后跑去找杨一清这事儿就透露着一股子诡异——如果柳鲲真的是一个需要承担徭役的老农,那他是怎么知道前任宰相杨一清的?他又是怎么知道杨一清的家在哪儿的?他又凭什么能见到杨一清?

  其次,就算杨一清为了自个儿的名声,为了打造他亲民的人设,所以柳鲲能够见到杨一清,那么杨一清为什么要在送驾之后专门再去一趟柳家?一个需要承担徭役的老农,在面对前任宰相的时候能够谈吐不凡,不卑不亢?

  再次,众所周知,柳永柳三变这货生性放荡不羁,经常出入于曲坊伎馆,深受青楼女子的喜爱,他在江浙为官十余年后因得罪皇帝被弃官不用,死的时候一贫如洗,也没有亲人为他送葬,最后还是汴京城的数千个小姐姐们给他凑钱买的棺材——所以,没有亲人送葬的柳三变,又是怎么有的柳鲲这一支后代?

  即便是不考虑这三点,光是柳鲲在接待过正德皇帝后立即跑到杨一清家里告密这事儿,就足以证明柳家有很多技能都踏马是祖传的!

  再加上柳家五世柳映星成为大清武略将军这事儿、十世柳溥仁开设的育婴堂的破事儿,柳大善人这个名号算是彻底臭了大街!

  现在崔老汉忽然把柳大善人拎出来当例子,在场的生员一时间还真就找不到可以反驳的话来——都说不能因为一个人祖上干过什么,就断定他的后人就一定干什么,否则就有老子英雄儿好汉的血统论嫌疑,可是柳家用他们一脉相承的无耻行为证明了家风、传承和教育的重要性,顺便也彻底毁掉了大善人这个词!

  崔老汉斜眼望着一脸懵逼的生员们问道:“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大清那时候的大善人特别多了吧?”

  坐在崔老汉旁边的一个老农也不等生员们有所反应,便直接说道:“我倒是想起来一个事儿——以前咱们佃着王员外家的地时,王员外每年都会带着他家的小少爷来给咱们拜家,你还记得不?”

  崔老汉嗯了一声道:“记得,怎么不记得了,那时候听说别的庄子上有些地主老爷会收五成的租子,但是王员外却只收咱们四成半,逢年了还会带着他家小少爷来给咱们拜年,而且从来不空手来,哪次都给咱们拿上四色礼,当时咱们都称呼他是王大善人。”

  坐在崔老汉身边的老农咧开没牙的嘴,似是自嘲一般笑了起来:“他拿的四色礼,是用咱们交了四成半的租子换来的,他给咱们拜年,是指着咱们能继续佃租他家的地——你还记不记得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