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七十六章 同伴_活人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里号称死亡之海,是我国最大的无人区,极度的炎热,干旱让罗布泊的地形结构,呈现风化的趋势。但这样象征死亡的不毛之地,曾在百年前,是一片水产富饶,一望无垠的湖泊。

  1934年,瑞典著名探险家斯文赫定,来到罗布泊,那时候还有一千多平方公里的水域,他在《亚洲腹地探险八年》一书中写道:

  “罗布泊看起来像镜子一样,很多野鸭子在湖面玩耍,很多渔鸥在半空飞舞,环顾四周,东南方向出现了海市蜃楼,一排鬼影徘徊在地平线上,西南方向,有些像飞船一样的东西,漂浮在云层中……”

  上世纪六十年代,罗布泊湖水彻底干涸,变成了最神秘的死亡之海,没有任何生命,能在这里存活,就连最耐旱的爬虫,也会远远避开罗布泊。夏季,这里的地表温度,超过了60度,甚至飞禽都不敢穿越罗布泊上空。

  1949年,重庆飞往乌鲁木齐的飞机,在鄯善县上空,十年后,1958年,人们在罗布泊东部的盐壳上发现了它,飞机内全体人员死亡。

  1980年,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进入罗布泊考察期间,神秘失踪,军队多方搜寻,至今一无所获。在离开营地前,彭加木曾给同伴留下张纸条,上面写着一句话:

  “我去找点水。”

  1995年,一个农场职工,带领两名亲属,共同前往罗布泊探宝失踪,之后,一个探险家在距楼兰17公里处,发现了两具尸体,汽车完好,不缺汽油和水,死因不明。

  1996年,著名探险家余纯顺,徒步穿越罗布泊,不幸遇难。

  2003年,某部队进入罗布泊执行任务,入伍不到半年的新兵赵胜龄失踪,三天后,战友在一处山梁上发现了他,此时他已经目光呆滞,嘴角挂着诡异的笑容,无论怎么喊他,他都不答应。

  实际上,从上世纪至今,每年都有人在罗布泊丧生,或者失踪。失踪者,占据大多数。最近的悲剧发生在2013年,一个科考小组,进入罗布泊寻找矿脉,7人全部失踪。

  至今,无人能徒步穿越罗布泊,这是一个能吞噬一切生命的恐怖黑洞。

  放眼整个世界,乃至整个宇宙,只有一个东西,能够在罗布泊的死亡环境中居住,这东西进化的太过卑鄙,太过阴险,它已经完美适应了罗布泊的死亡环境。

  它就是阴山老人。

  现在,我要出发,结束这老畜生的生命。

  我会用最残忍,最血腥的方式宰杀它。

  如果可能的话,我将顺便探寻隐藏在罗布泊中,最深邃,最可怕的秘密。

  徒步进入这片死亡禁地,显然不现实,即使道行达到我这样的高度,依旧无法保证,能长期在那样的恶劣环境中存活。更何况,饮水的携带,是个大问题。

  这里是人间,三天不吃饭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