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4章 晨曦_重返197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77年3月23日,周日,早五点半。

  这是京城一个既清冷又新鲜的早晨。

  天色才微亮,太阳刚泛红,房檐和树枝子上都落着一层白糖似的薄霜,胡同里还没有行人。

  不过,革命者们虽然还在为革命而酣睡,但“牛鬼蛇神”们却早早已经起床了。

  在福儒里,现在就能看见一些走路永远是低着头,脸上露着谦卑和谨小慎微的人们在操着大扫帚扫街,他们都是街道上的管制对象。

  这是特殊时期的特殊年月的特殊景象,像着这种连一句“学习雷锋”的评语都无法得到的义务工作者,是近十年来,风雨无阻坚定维护首都大小街道清洁环境的一支主要力量。

  这些人相当尽心尽责,几乎不用监督,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分片包干的划定范围,为怕追责,根本就没人敢糊弄事,谁都恨不得把地扫得一尘不染,比自己家还干净。

  应该说,首都的环卫工人是最应该感谢他们的,正因为有了这些人,才使得他们的工作量大大减轻,不过到现在为止,他们的这种好日子已经不多了。

  在扫街的这些人中,自然也包括了洪衍武。

  洪衍争两口子因为有孩子要照顾,上班的地方又都不近,洪家的清扫范围一向是王蕴琳的任务。所以这两天,洪衍武每天都要起个大早替王蕴琳扫街,既是为了让母亲能多睡一会,也免得她累得每天夜里腰疼得翻不了身。

  而观音院东院之内,除了洪家以外,苏家也属义务劳动者的范畴。

  苏家的当家人叫做苏慎针,妻子已经过世了,自己拉扯着儿子苏锦和女儿苏绣过日子,他是京城昆曲剧团为演员“盔头”做修补工作的裁缝。可实际上,这个工作对苏裁缝来说很有点屈才,而老苏来扫街的原因也多少有点冤得慌。

  为什么呢?

  因为苏家的祖籍原本是江南苏(州),一手针线手艺也是祖传的。就因为其祖上在乾隆下江南时为皇上做过几身新衣,结果这手艺就被皇上看上了。乾隆下旨将其祖选入宫中带回了京城,自此苏家也就被迫成为了内务府广储司衣作的裁缝匠,不得不迁入京城定居。

  南方人细心,其委婉精致不是北方工匠可比,因而苏家的针线在宫里也是数得着的,一直都很吃香。哪怕是慈禧时期,衣作最繁盛的时节,衣作工匠多至二三百人,苏家的手艺也一样出挑儿,是这位老佛爷的最爱。后来直至民国时期,苏家人才从宫里流落到民间。

  可苏家人虽然没了官差,手艺却仍在,老苏的父亲甚至还娶了个同样从宫里流落出来的绣娘。夫妻二人就此将“宫绣”与“苏绣”的精彩合二为一,凭着别人不能比的手艺,照样在大宅门儿之间打出了一片新天地,同样受到了大户人家夫人、小姐们的追捧和青睐。

  请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