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零七章 招徕_从大学教师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别是55K,59K,73K。

  虽然大家还没有分析出具体构成钇钡铜氧化物的化学式,但是有这个数据,众人已经炸锅了。

  这是突破,这是颠覆,这给了大家无限的可能性。

  一些人听到这个消息已经兴奋的睡不着觉了。

  最敏锐最先跟进的自然是媒体,一些人直接捉到正在逛街的沈光林李蓉二人,上来就问:“沈教授,哥伦比亚大学验证了您的猜想,您怎么看?有没有可能出现常温的超导材料呢?”

  沈光林心里顿时警觉,这是个坑啊,他们这么问肯定是不带好意的,不能草率。

  经历过各种学术黑暗,沈光林面对陷阱还是很警觉得。

  “这并不是猜想!我早就发现这种超导现象了,而且不止一种材料有这个特性。BCS理论我确实没有研究过,所以我也没有在意所谓的极限温度。

  因此,我要纠正你这种说法,这不是一个猜想,这是我早就做过的实验。”

  记者估计是看到这样问是套路不到沈光林的,接着继续追问关于常温超导材料的问题。

  沈光林只能模棱两可的回答:“我也不知道呢,这不是我的专业。你知道的,发现这些个超导材料只能算是意外之喜,就跟我发现足球稀一样。”

  其实对于常温超导材料的研究沈光林还真的知道那么一点点。

  直到他穿越的那一天,也没有发现能够大规模投入应用的常温超导材料。

  甚至,到了那个时候,大家还是没有研究清楚高温超导的机理。

  BCS理论揭示了低温超导的原理,但是对于高温超导,那套理论并不适用。

  不过,这种话沈光林是不能说的,他给了众人希望,就是要让众人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等哪一天大家发现钇钡铜的氧化物极限温度定格在165K左右时,说不得他已经获得诺贝尔奖了呢。

  只不过,在2013年的时候,德国科学家发现,当YBCO被红外激光脉冲照亮时,在很短的一瞬间,它会暂时在室温下变成超导体。

  当时大家又是精神一震,然后一群人冲进去继续研究,然后就再次归于平静了。

  但是,对于这个时代来讲,沈光林对超导材料确实有了重大突破!

  为此,在一众中老年团员的催促下,沈光林还是连夜写了一篇文章,免得被别人捷足先登了。

  这就是一份指导性质的文章,有关于YBCO制备的,也有关于C60衍生物制备的。

  这都不重要,论文刚发出去,《科学》甚至不打算进行审核和验证,直接准备发表了。

  这篇文章是近年来第一次对于BCS理论的突破,是未来超导材料的指导指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至于验证试验,那就交给别人去做吧,他不怕别人的质疑。

  他沈光林是领路人,只要打开大门就足够了,发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