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三十二章 荣誉馆长_鉴宝直播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顾老这里,收藏最古老的一件农具是一张唐朝的曲辕犁,而且保存得还相当不错,就连铁做的犁头都没有完全生锈。

  要知道,铁制品保留这么长时间可不容易。铁太容易生锈,不像青铜之类,保存妥当的话,几千年都不成问题。

  “这是一张保存在库府,还没用过的犁,我也是机缘巧合之下得到的。唐朝保留到现在,很难得。”顾老说道。

  至于价值,那就无所谓,有些东西,不是一定要值钱才珍藏的。

  就像胡杨,农具博物馆在很多人看来,没什么看头的,但还是投入巨大资本,去修建这么一座博物馆,免费对大家开放。

  有人表示,汉朝不是已经有了曲辕犁吗?

  胡杨告诉他们:“耕犁在汉朝已经出现,但那不是曲辕犁。那时候,用的是长直辕犁,耕地时回头转弯不够灵活,起土费力,效率不很高。

  一直到唐朝,曲辕犁才被发明出来,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一定类型的生产工具标志着一定发展水平的生产力。农具的改进以及广泛采用,对唐朝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曲辕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几处重大改进。首先是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这样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牲畜。

  在胡杨看来,唐代曲辕犁不仅有精巧的设计,并且还符合一定的美学规律,有一定的审美价值。犁辕有优美的曲线,犁铧有菱形的、V形的,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还有良好的审美情趣。

  不过,胡杨对于顾老的说法,不是很赞同。

  他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曲辕犁应该不仅仅是库存那么简单,您看,它的制作非常讲究,根本不像是普通人用的。”

  鲁大强作为农民的子弟,也看了一会,也说道:“挺花哨的。”

  一句挺花哨的,立即点醒了顾老,顿时苦笑道:“之前,我想的不够周到,这小伙子点醒了我。现在看来,好像是不简单,比起实用性,它更像是展览性质的,所以制作就比较花哨。这一件,很可能就是当时刚发明出来,送到皇宫展览的展览品。”

  如此,大家也能理解,为何这件曲辕犁还能保存得如此完整。

  胡杨赞扬鲁大强说道:“鲁兄弟,观察得挺仔细。”

  鲁大强立即不好意思地捉了捉头:“呵呵!我就是看它跟我们老家的多了些装饰,感觉没有必要。”

  得到胡哥的夸奖,让他很高兴,甚至比赚了一笔还要开心,就像以前读书的时候,老师在班上说你进步大,鼓励你再接再厉一样,美滋滋的。

  “所以说,能看出问题的,不一定是我们鉴定师。”胡杨说道。

  这话,无论是任老师,还是顾老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