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二十七章 博物馆里的赝品_鉴宝直播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见那件琉璃佛通体黄色,美轮美奂,其品质晶莹剔透、光彩夺目,给人佛光普照的感觉,怎么看,都是一件非常珍贵的宝物。

  别人不知道内情,叶欣却知道的,这件琉璃佛,是海外一位华人偶尔发现,买了下来,然后捐给他们博物馆的精品。

  这是经过专家鉴定,假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直播间的观众听到胡哥那句话,还以为自己耳朵出了问题,听错了。

  博物馆都混进赝品的话,那还得了?细思极恐呀!

  “假的?不会吧?这可是博物馆。”

  “其实,也不是不可能,不要说这些省博物馆,就是故宫博物院,我不相信每一件都是真的。人力有时穷,整个博物馆,管理那些文物的人手就那么点,能每一件都认真鉴定过?”

  “可是,看这一件,光彩夺目,算是比较引人注目的一件宝物,怎么也会得到更多关注吧?这样的宝物,不应该认真鉴定过的吗?”

  “认真就不会出错的吗?专家也是人,也会有看走眼的时候。我相信胡哥的判断,至少目前为止,他没有让我们失望过。”

  ……

  “什么意思?”叶欣忍不住问道。

  胡杨将铜雕像放下,拿起那件琉璃佛像,放在灯光下。整件佛像就散发出迷人的光芒,谁看都不像是假的。

  但是,胡杨却很清楚,这是一件技艺非常高超的琉璃器。锻造这件琉璃佛的人,似乎掌握了古代琉璃的烧法,所以才会让人难以辨认。

  “它是一件十分高明的高仿品。”

  琉璃,中国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用各种颜色的人造水晶为原料,采用古代青铜脱蜡铸造法高温脱蜡而成的水晶作品。

  前面,胡杨就跟大家介绍过,古代制造琉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最初制作琉璃的材料,是从青铜器铸造时产生的副产品中获得的,经过提炼加工然后制成琉璃。

  到了汉代,琉璃的制作水平已相当成熟。但是冶炼技术却掌握在皇室贵族们的手中,一直秘不外传。由于民间很难得到,所以当时人们把琉璃甚至看成比玉器还要珍贵。

  事实上,到了元朝,古法琉璃的烧制之法已经失传。

  如今,我们看到明清时期的琉璃器,其实和汉唐时期的工艺已经不一样,找不回琉璃最初的韵味。

  而眼前的这一件琉璃佛,居然能看到汉唐时期琉璃的影子,估计是琢磨出那时候烧制琉璃的方法。

  叶欣皱眉:“证据呢?”

  胡杨组织一下语言,跟大家说道:“这是一尊阿閦(chu)佛,说阿閦佛,大家可能不怎么理解,也就是大家认识的不动如来佛,五方佛中的东方佛。

  说实在的,不提这叫什么佛,就单从琉璃本身出发的话,刚看到这琉璃的时候,我都认为是汉朝的物件。”

  “难道不是吗?”

  叶欣自己也曾经用放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