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九十三章 碳纳米管聚合物!挑战航发叶片!(2)_科技帝国从高分子材料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显得非常慎重,反复检查和校对机台,前后花了足足二十几分钟,才冲着高原做了一个OK的手势,示意机台检查完毕。

  呼~

  高原长出一口气,拍了拍旁边操控工程师的肩膀。

  操控工程师会意,随即按下启动键,机台发出很微弱的嗡嗡声,机械臂从刀架上抽出三号铣刀。

  “这个过程会比较长,所以我们可以趁这段时间,聊聊航空发动机的问题。”高原面带微笑,似乎是准备进入传统的上课时间。

  “航发叶片的全名,叫做航空发动机高压涡轮转子叶片,这种叶片需要复杂的内冷却气道,以往都是先做模型,然后再用一种特殊的陶瓷浇筑。”

  “也就是说,航发叶片并不是铣出来的,而是浇筑出来的,浇筑过程无比麻烦,不仅涉及到金属材料学,更涉及机械技术和化学涂层技术。”

  “每次浇筑,都需要无数层涂层,涂层技术高低,直接决定了叶片质量好坏,目前全世界范围,除了俄罗斯依然用大妈手工上涂层,其余国家都已经用机械臂了。”

  果不其然,高原开始上课了,但和以往不同,他更像在介绍航发叶片制造过程中的有趣小知识。

  通过高原的科普,观众们渐渐明白,航发这个东西为什么这么难造,为了防止过热,叶片通常会上陶瓷涂层,但陶瓷这个东西带有一点脆性,高速运行中,哪怕零点零一克陶瓷涂层脱落,对发动机都是致命的。

  所以科学家想到了氧化锆,用电子枪射出电子束,建立磁场,由磁场引导电子束,准确击中氧化锆基材,被电子束轰击的基材会瞬间变成气态,气态氧化锆再被磁场被引导,附着在叶片表面快速生长。

  最终,氧化锆会生长成1微米直径,50微米长度的小棍子,密密麻麻布满叶片表面,小棍子之间可以有细微的相对移动,但不会整片剥离,至此,叶片抗热涂层的问题才算被解决了。

  除了少数航空迷,大多数吃瓜群众哪知道这些,他们听高原说完,当场就疯了!原来仅仅是叶片涂层,竟然就这么难!

  怪不得航发从设计到投产,往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不愧是工业皇冠上最闪亮的明珠啊,技术等级实在太高了。

  高原道:“不过幸运的是,用铸造法制造航发叶片面临种种困难,对我们来说并不存在,因为我们是搞材料起家的,碳纳米管聚合物能够克服高温,哪怕没有导热孔也照样能飞,硬度和韧性全面超过钛合金…”

  听了这些,观众们在台下发弹幕。

  “呃,高老板讲的这么轻松,似乎有点招人恨啊。”

  “肯定的,我要是波音或者洛马的工程师,估计会气的一口老血喷出来。”

  “太欺负人了,西方造航发叶片,要经过那么多工序,需要拉满前置科技树,高老板倒好,简单粗暴!直接上机床铣!”

  不知不觉,时间已经过去了二十几分钟,船用螺旋桨都能铣出五套了,航发叶片却才刚刚定型,机械臂速度放慢,极有耐心,一遍又一遍不停的打磨。

  激光探测器似乎从开始就没有停过,红色光丝在叶片上不断的扫描,检查任何最细微的变化。

  等待时间难免令人焦躁,高原继续上课,讲一些航发制造的小知识,时间一分钟一分钟过去,倒也不觉得烦闷。

  转眼,时间已经过了一个多小时,饶是高原能言善辩,口吐莲花,观众们此刻也不想听,全都死死盯着车间里,那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它圆润无暇,表面泛着微光,宛如黑珍珠般晶莹夺目,无数叶片层层叠叠,曲线优雅,弧度凌厉,完美贴合空气动力学,从任何角度看,都蕴含着一种极致的美感。

  耗时一小时十七分零五秒,航发叶片,完工!

  最新网址: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