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66章 恐辽症_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神色一怔,哪怕他是门外汉,他也知道雪天不适合大规模作战。

  仗,打不起来了?

  想到这里,任中正神色顿时一变,语气谄媚道。

  “相爷高瞻远瞩,下官鼠目,不及相爷万一。”

  身后,吕夷简看到任中正如此直白的跪舔,不由生出一股反胃的感觉。

  太辣眼了!

  任中正,你可是参知政事,副宰相!

  距离宰相,也仅有一步之遥!

  易地而处,如果换做是他,吕夷简觉得他是做不出这等事的。

  太让人恶心了。

  迎合上官,是有必要的,但也得保持底限才是。

  毫无底线的迎合,有用吗?

  官做到了丁谓这一步,什么样的谄媚之人没见过?

  丁谓身边不缺那种阿谀奉承之辈,缺的反而是既有能力,又知分寸的臂膀。

  到了现在,吕夷简已然给任中正的仕途判了‘死刑’。

  似这等人,哪怕不是当今在上,日后也没有再进一步的机会!

  另一边。

  正如吕夷简所想,听到任中正的马屁,丁谓不仅没有快意,反而觉得烦躁。

  他现在烦着呢!

  纵使这仗,一时半会打不起来,但辽军动了,边防的宋军,肯定也得动起来。

  而且,很可能还会调派部分禁军协防。

  如此一来,粮草起码得跟上吧?

  军费也不能在拖了吧?

  眼看着‘大战在即’,军费若是不发足,万一真的打起来了,那些泥腿子会拼尽全力吗?

  归根结底,还是钱的问题。

  好巧不巧,现在缺的就是钱,西北地区刚刚经历一场大战,而且朝廷又在吐蕃那边买了一大批战马。

  战事一起,花钱如流水。

  三司属下的库房,都快被掏空了。

  没办法,这两年朝廷的开支确实比较大,为先帝治丧,便花费了上千万贯。(所有费用加在一起)

  单单这项开支,就近乎掏空了三司的储备。

  其后又是修河,又是兴学,又是西北战事,哪哪都花钱。

  该去哪里筹钱?

  眼下,这才是丁谓最忧心的事,他能不能坐稳相位,旁人的意见不重要,官家的意见才重要!

  一个臣子,如果不能主动为君主分忧,那么这人的官也就做到头了。

  丁谓必须在官家提问之前便想出办法,如此方能证明他的能力。

  ‘要不让地方输送?’

  在三分法的财税制度下,地方肯定是有余钱的,虽然每个地方的余钱都不会太多。

  但大宋的州府多啊。

  这些钱聚到一起,数目绝对不小,足以解眼下的燃眉之急。

  之前,丁谓之所以不动地方的留使钱,则是因为这些钱,乃是地方的私库。

  如果动的太多,难免会让政局不稳。

  虽然现在已经没了藩镇之忧,但能做到知州、知府的,哪一个是善茬?

  如果处理的不够得当,引发了大规模的奏议,即使官家想保他,也未必保得住。

  诸葛亮还挥泪斩马谡呢?

  到了那时,他很可能就变成了当代‘马谡’。

  不过,那是之前,现在嘛,情况却又不同了。

  辽国和夏州党项,完全不是一回事,后者不过是疥癞之患,宋人的大敌,从来只有一个!

  那就是辽国!

  辽国南下,军情十万火急,一切都得为此事让道!

  此时下诏令各州府转输留使钱,谁也挑不出毛病。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