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八十七章对付读书人的办法_我在明末有套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龄不大,书法却非常老道,有一股锋芒毕露的感觉。

  不过,仅仅三十多名学生,这匹布就写得满满当当,很多孩子不会写自己的名字,袁宗第和华安识得字多,就在黑板上教导其他学生,学写自己的名字,什么张二蛋,李二狗,赵栓柱、马虎头之类的名字。

  一百七八十名孩子,用了一个多时辰的时间,写了足足五匹蓝布。

  牛金星望着全旭道:“东家,你的字为何……”

  直到此时,全旭这才反应过来,在他后世已经养成了从左到右、至上而下的书写习惯,而这个时代却是从上到下,从右至左的书写和阅读习惯。

  全旭望着自己的在袖子,顿时有了借口:“没办法,前面写好,后面容易弄花了!”

  牛金星刚刚想张嘴,居然无言应对。

  他可以从全旭的书写方式以及熟练程度可以看出,全旭绝对不是第一次用粉笔写手,他非常熟练,非常自然,而且还会用这种坚硬的粉笔,完成书法中复杂的一波三折、一笔三过、万毫齐力、绵里藏针、银钩虿尾等手法。

  丝毫没有顿挫感,毫不拖泥带水,浑然天成。

  孙祖望道:“东家,岂可因此许小事,篡改写法,如此行事,成何体统,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笔墨而已,从我束修里扣!”

  读书人耻于谈金钱,学费不叫学费,叫束修。就像后世义务教务已经免费,可事实上,家长需要承担的费用,远不如没有免费的时候。

  老程初中的时候,一个学期的学费是十三块五毛钱,大约需要五六十斤麦子,但是现在一个孩子一个学期乱七八糟的学费,一两千肯定不够。

  全旭冷笑道:“袁世卿,告诉他一个学生一个月的笔墨纸砚多少钱?”

  全旭其实并不知道,袁世卿急忙道:“以最廉价的笔墨来说,一个学生一个月至少需要三四钱银子……”

  孙祖望的脸色瞬间吓得煞白。一个学生三四钱,十个学生就是三四两,一百七八十名学生,他的束修还真不够。

  事实上,明朝读书人少的原因,就是因为成本太高。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