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05章 吕宋十三太保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平衡权力的目的,秦琅也不打算用吕宋诸衙官,最后他是把原来他在秦家设立的执事会,从中挑选人来出任宣微院使。

  当初秦琅尚在朝为官时,为了以最少的精力却能更好的管理秦家的诸多产业,所以建立了一个执事会,其实就是他个人的助理办公室,里面全是秦家高级管事,能力出众。负责替秦琅协调管理各个产业。

  当初执事会的办事流程,就有点类似于内阁了,各地产业的事务都是先对口上报本产业的总号,然后他们给出初步处置意见后再报到执事会,执事会这里商议后票拟贴黄上呈秦琅。

  然后秦琅还有个更贴身的侍从室,他们会先筛选一遍,实际就类似于批红。

  通过这种层层筛选,一般大事才需要秦琅拍板,一般的小事都是由执事会和侍从室商议着给出处置结果,甚至更小点的事情,各地的商号自己就可以解决了。

  就算到了如今,秦家的产业依然巨大,而管理层也很庞大。

  现如今,虽说整个吕宋都属于秦家的,但吕宋都督府州属于封地,秦家各产业却算是秦家的私产,这算是两个不同的体系。

  六曹和内阁官员,都是从吕宋都督府下的官员中选拔,但宣徽院不同,秦琅是用自己原来打理产业的团队中挑选人出来,宣徽院的院使等全套人员,是一个单独的体系,不会与府州那边相通。

  宣徽院的人也有任期,定期换人,任期结束后或在院内升职,或是重新到秦家产业体系中任职,或是退休,而不会到府州任职,这样保证宣徽院始终是秦家的私人,秦家所赋予他们的批红权,不用担心受到内阁或是六曹的影响,毕竟不是一体系的人,升迁等都不受那边考核控制。

  其实本来秦琅考虑过直接用国官或府官这两套体系,来代替内阁或宣微院,秦琅做为吕宋郡王、吕宋大都督,有权开国开府,就是各建一套班子。

  国官班子会有国令、大农、国尉、国丞等,学官长、厩牧长、食官长、典卫等。

  而府官班子则会有傅、友、长史、司马、诸参军事等。

  只不过这两套班子虽然也算编制齐全,但官吏都是朝廷经制官吏,就算朝廷许吕宋自置属吏,可这些官吏也本来各有差事,并不符名秦琅需要的做为机要秘书代批朱红的需要。

  所以国官班子和府官班子仍然还在,只不过这就属于没多大实权的班子。

  核心的票拟和批红之权,秦琅分别交给了内阁和宣徽院,以更专注处理而不受其它影响。

  “授秦用为侍卫亲军马军司都指挥使!”

  “授秦俊为侍卫亲军司马军都虞侯!”

  “授秦勇为侍卫亲军步军司都指挥使!”

  “授秦存孝为侍卫亲军步军司都虞侯!”

  ······

  秦琅最先宣布的是四衙管军十三将的名单,原来是侍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