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02章 党争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相公们基本上都来了,高士廉、萧瑀、陈叔达、宇文士及、杨恭仁、李靖、李孝恭、李道宗、柴绍,人称长安九老。

  基本上,都是名震一时的重臣。

  这么多重臣聚在一起参与中书门下会议,当然不是都成了宰相,而是今天皇帝要在中书门下召诸公参与堂议。

  堂议是宰相们的会议,长安行台的诸公和翰林院、御史台等诸公,实际是旁听。

  一众大臣聚在中书门下厅中,却也泾渭分明。

  洛阳这边的诸公,无疑那是正当势的,而长安来的诸公,却都已经是退居二线的,甚至就连洛阳这边的也还分成了外朝和内朝相公,比如中书门下的就被洛阳人称为外相,翰林院因为是皇帝近侍亲随,于是称为内相,御史大夫因为弹劾监督宰相之权,不受宰相节制,故也十分权重,他却是两边都不亲近。

  而中书门下诸相公里,也无疑还各有圈子。

  据说在右仆射温彦博去世后,皇帝有意从杨师道和长孙无忌中择一人出任右仆射,但也有传闻说,皇帝欲拜房玄龄为中书令,让长孙无忌为左仆射,杨师道为右仆射。

  各种传闻满天飞。

  但洛阳朝野都知道,赵国公长孙无忌与梁国公房玄龄,如今隐隐不和,据说是因为梁国公暗里支持魏王泰,而长孙无忌是铁杆的太子党,曾经皇帝的左膀右臂,如今在朝中却明争暗斗。

  皇帝还没到。

  各相公们则在喝着茶,三三两两打着招呼。

  “太子殿下还在青海吗?这新年将至,太子仍不打算回长安?”

  “难道太子就不准备来洛阳朝贺天子,参加正旦大朝会?”

  第一个发问的是杨师道,最近传闻中即将出任右仆射,他手捧着茶杯,向从长安来的长安行台尚书令、太子詹事高士廉发问。

  而紧接着发问的却是魏征。

  高士廉面无表情。

  杨师道是杨恭仁的亲兄弟,杨恭仁也在长安行台任事,现在也坐在这中书门下厅中,杨师道岂会不知道太子的现状?

  故意挑在这场合发问,声音还那么大,明显就是发难。

  “太子殿下正奉旨宣慰河陇。”

  杨师道呵呵两声,“那旨意还是经中书门下发出的,某也是在上面署名了的,我若记的没错的话,朝廷的旨意只是宣扬政令、安抚百姓吧?可没说让太子节制河陇兵马,指挥作战啊?”

  “殿下宣慰河陇,前线慰问劳军也是应当,至于说太子节制河陇兵马,指挥作战?这事小杨相公听谁说的,某怎么不知?”高士廉反驳。

  “这事谁不知道?太子私离长安,跑去陇右,离经叛道,圣人为了太子的脸面,才补发旨意说让他去宣尉河陇,可太子到了陇右就接了侯君集的统兵大权,整天瞎折腾,带着十万人马慢慢悠悠的行军,一边行军一边游猎,甚至还到处寻花问柳,这事谁不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