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五章 国之神器,曲辕犁!_大唐:科举之后,我被李二盯上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长安城,东郊皇庄。

  李世民还有民部尚书戴胄、司农卿窦静并民部、司农寺一行的属官来到了东郊皇庄测试曲辕犁。

  秦川科举献曲辕犁,那时正是十一月,天寒地冻,并不适宜耕地。

  现在已经到了春月,万物复苏,大地解冻,才能进行曲辕犁的测试。

  “玄胤,这犁就是秦川所说的那曲辕犁?”

  看着眼前制造精致、犁铲打磨得银光逞亮的曲辕犁,李世民新奇的问道。

  “回陛下,正是曲辕犁,按秦川科举所描述的大小一比一打造。”

  戴胄笑着答道。

  “这犁真有那么神?”

  李世民看着曲辕犁有些迟疑。

  他记得秦川对这犁的描述颇高,远超大唐现在所有使用的犁具。

  自秦汉以来,一直到现在大唐所使用的主要耕作方式还是二牛抬杠。

  因为所使用的直辕犁、长辕犁过于笨重,需要用两头牛的力气才足够拉得不那么费劲。

  到了东汉时期,发明了一种可以用一头牛就耕作的犁具——挽犁,也称一牛挽犁。

  挽犁的犁铧远比直辕犁、长辕犁要轻,犁身也要更短,使用更灵活,所以只要一头牛就可以拉得动。

  但挽犁因为在犁铧等关键部位的省料,在耕种效果并不突出,吃土浅,又不好受力,只能适用于小面积的耕种。

  而大唐的土地制度是均田制,每个成年男子都可以从官府领受一百亩的土地。

  其中八十亩为授口分田,二十亩为永业田。

  这一百亩的土地,为了方便百姓劳作,基本都是划在一起,呈大面积方形授予百姓。

  所以,大唐绝大部分的土地所使用的依旧是两牛抬杠的直辕犁和长辕犁。

  只是相较秦汉时期需要三人的两牛抬杠,大唐已经学会了给牛穿鼻环,通过鼻环控制牛,而只需要一人就能操控两牛进行耕种。

  要是这犁真能达到直辕犁和长辕犁的效果,又能只用一头牛耕种,那可真就扎扎实实能够节约一倍的劳力!

  “回陛下,按照寺内的工匠所说,这犁确实比我们以往用的直辕犁、长辕犁还有挽犁都要更加轻便。”

  窦静笑着接话道。

  “噢?比挽犁还要轻便?”

  李世民的脸更多了几分兴趣。

  “是的,比常用的挽犁还要轻三五斤重,也比挽犁还要更加灵活。”

  “这曲辕犁的犁身可以通过犁评、犁建进行调节,既可以深耕、也可以浅耕,既适用于大面积耕种,也适用于小面积精耕细作。”

  窦静精细的解说道,为了迎接陛下的检测,他也是做足了功课。

  “让人抬去试试。”

  李世民闻声,跃跃欲试。

  要是这曲辕犁真有秦川说的那么神,那可真就是耕种的利器,是造福天下苍生的神器!

  没过多久,几名农夫就分别牵着几头牛过来了。

  这些人都是皇庄里的老农,耕种经验十分丰富。

  为了能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