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2章 收复乌撒_我在大明养生百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常茂来不及喘气,忙说道:

  “北元平章乃儿不花,大将万户索林帖木儿,率三万军,自张家口堡犯边!”

  朱标和朱雄英全都翻起身来。

  朱雄英皱眉道:“大舅你勿要着急,妥善说来。”

  他小跑着到一边,给郑国公常茂端来一杯茶,等常茂喝下,他才气喘吁吁地将这军情道来。

  这条情报,是国安司的僧人传来的。

  如今,大明国安司的情报来源,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和尚,喇嘛,各类平民。

  一个是大明锦衣卫自己的商队。

  和尚和喇嘛,在此时的大明北方,地位尊崇,强盗拦路劫径,都不会对和尚下手,故而和尚能够有很大的身份便利,探听情报,而且这个时代的和尚和道士一样,大多都会医术。

  行医,可以便与布道。

  大明的北方,燕云之地,国安司的谍子和尚,是主要情报来源。

  常茂细细讲来,此情报来自于张家口堡,也就是前世的张家口。

  前世,堡宗出国留学,就是在张家口附近的土木堡,拿到了入学通知书。

  此地距离北平不过二百多里。

  此地现如今并无卫戍堡垒,但是此地西山山腰上,有许多洞窟,和尚,番僧,喇嘛,道士,常在此地挂单歇脚。

  久而久之,此地形成一座寺庙,名为云泉寺。

  因为靠近草原,张家口此地,寺庙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佛寺,他的主持是个番僧,行的是藏传佛教的衣钵,但是汉传佛教和尚也挂单,而在这里住的最多的却是道士。

  寺庙上部,以道士为主,山脚也是和尚为主。

  最初,此地是全真道士传道的洞府。

  大元时候,因为长春真人丘处机的缘故,北方,尤其是辽东等地,全真道家道士众多,许多道人四处行医布道。

  有周围的蒙古牧民,汉人百姓来此求医,渐渐的在周围聚集起来,有汉家丹门沁(货郎),蒙古王公贵族的行商管事,甚至还有南方的行商,聚集在此,在这里进行集市。

  茶叶,盐巴,铁锅,锅铲,棉布,丝绸,蜀绣,药材,你能想到的货物,都有色目商人和汉人的商队拉到这个地方,和蒙古人交易各种皮草,牛羊,骡马。

  对于蒙古人来说,皮草和牛羊就像是汉人的稻谷,养一匹要不了多久就生崽子,然后崽子再生崽子,三五年间,就能有一群牛羊。

  但是对于汉人,牛可以卖给官府做耕牛,也可以卖给卫所军户做军牛,羊可以卖肉,可以卖羊皮,一只羊从蒙古人手中收来不到半块钱,卖出去可以得钱一块五。

  此地靠近北平,只要从蒙古人手中收过来,就能立即出手。

  又因为,靠近天津卫不远,从南方海运货物再用车队拉来方便,三倍的利润,让许多商人蜂拥而至。

  其实在大元时期,周围的定居百姓,就固定来此地赶集。

  而且云泉寺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