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6节 天恩浩荡【第三更】_大明土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白名鹤进入京城的第三天清晨,依然是停了早朝。

  一万禁军,三千太监,分成一千路。出发前往直隶京畿、山东各卫、辽海各卫、陕西北部各卫、山西各卫、河南各卫。还有许多派出民夫的省、州、县。

  大明皇帝代宗朱祁钰,抚恤土木堡之变死伤军民。

  山西全省,年内减赋税一半,也就是将下半年的赋税给减免了。

  只是在抚恤的数额上,按白名鹤所提减了约三成。大明皇帝朱祁钰也怕把白名鹤过于为难了,万一拿不出这么多钱粮来,自己这个皇帝真正是会寒了忠臣的心。

  就在当天下午,城外再一次出现百姓云集的盛况。

  上一次是因为皇帝祭祀天地为百姓求风调雨顺,这一次却是真正的天恩浩荡。圣旨上写的清楚,皇帝内库出银,有良善臣子捐出家产,如关中白氏之白名鹤倾家财取大义。又有许多良善之商,捐资购米……

  只是一道圣旨,却有一千份副本,副本不是帛制,只是内庭专用纸与墨抄写而成。

  除了各卫,各县之外,六部也收到这样的一份圣旨。

  户部金濂,身为尚书在户部作尚书已经四年多了,之前还作了五年的刑部尚书。景泰初年之时,许多官员调换却没有动他的位置。

  金濂对于大明官场来说,是一个很难评价的人。

  他作事认真高谷这些混流不喜欢这种太较真的人,按理说他这种性格应该是清流喜欢的,可清流甚至不耻与他站在一起,起因是景泰初年,为稳定民心,代宗朱祁钰免天下粮十之三,这也是恩政。

  可这位金濂呢?

  他不收粮,却要求各州县把粮变成银、钱、帛继续上税,实际上是一文钱也没有免。

  第一个弹劾他的是工部尚书江渊,以翰林学士的身份弹劾了他。这消息一放出去后,清流大怒,一天就上百份弹劾,因为金濂他失信于民。

  下狱,问罪。代宗朱祁钰亲自去问案,得到了一个答案就是:“银布丝帛,诏书未载,若概减免,国用何资?”后于谦保了他,理由是如果没有金濂收回国库的钱,京师保卫战怎么打。

  保是保了,但于谦也一直回避与金濂来往,在于谦心中讨厌这种不守规矩的人。特别是没有上司指令,却私自胆大行事的。更何况那还是圣旨呢。

  另一人,吏部尚书何文渊却上书,理财非濂不可。代宗朱祁钰朱笔亲批,金濂官复原职,降半品变成从二品,罚俸禄一年,以示惩戒。

  金濂,大明官场四大势力之外,很另类的一个二品大员。

  此时他手上拿着的就是那份圣旨,细读了数次之后,轻轻的将那份圣旨放下:“来人!”

  一个小吏进屋,低头听训。

  “传……”金濂本想说传白名鹤来见他,可话到嘴边他犹豫了。

  当真把白名鹤叫来又能干什么?

  让白名鹤叫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