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四十章 开口_农家记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先是家里头沈氏听说后也动了心思,同秦连龙商量过后,也跟着杜氏过来拜托罗氏。

  早在两年多前,因着沈家所在的分水镇上文风不盛,并没有甚的好学塾。

  银钱没少花,孩子在课业上却难有进步。为着孩子的前程,沈家就已是生了将子弟送来崇塘,或是直接送去礼诗圩学塾念书的打算了。

  后来经由秦老爹说项,沈氏的三个正值学龄的内侄儿进了礼诗圩,通过考核之后,齐齐进了西塾,从《论语》开始重新学起。

  沈家为此还特地托了秦连龙帮着在崇塘赁了间单门独户略为清静的小院子,又派了沈大舅沈大嫂两口子特地搬过来陪读。

  沈大嫂专门照料三个亲儿侄儿以及丈夫的衣食起居,沈大舅则听了秦连龙的话,把家里制作的杆秤拿来崇塘沿街叫卖。

  有秦连龙带着他认门,后来又有秦连熊给他介绍买卖,如今已能糊口,在崇塘也算勉强立住了。

  而杜家那边都已是应下了,沈家这边,就算不同秦连豹商量,罗氏也知道万万没有差别对待的道理的,当即就应诺了沈氏。

  只是随着杜家沈家的小字辈们出入秦家,一直忙着修官道的老舅公听说此事儿后就有些坐不住了。

  他家也有两个小孙子正在念书呢,忙过来同秦连豹讨人情。

  之后隔壁漏斗湾的老村长在家人的鼓动之下也过来拜访秦连豹,还有周大生周大成兄弟,领着孩子过来吭哧吭哧地请教功课……

  杜家沈家的孩子都被杜氏沈氏,或者说是被秦连熊秦连龙特地提点过了,都知道要把平时念书做功课时遇到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隔山岔五的才会过来求教。

  可周家湾同漏斗湾两处的得到了秦连豹首肯的小小子们,却真个就跟走马灯似的,你来我往的,要不是生怕惹得秦连豹不喜,有的更怕是一晚上都要跑上好几趟的。

  而且日子一天一天过去,这口子越开越大,秦连豹不免考虑起了如何才能既能给这些个好问的孩子解惑,又不至于人来人往的,叫自家的孩子在功课上分心,只还未想出解决的法子来,就有鉴貌辨色的小小子请教过后,偷眼瞄了瞄秦四周,眼见没有注意自己,咬咬牙,索性趁机留了下来,缩在角落里做功课。

  却是有备而来的,书袋子里别说书本文房了,就连蜡烛火折子一应都已是带齐了的,也不知道已是暗中筹谋了多久了。

  秦连豹喜欢勤奋的孩子,虽说随后就注意到了,却也没有多说甚的。

  秦家的小字辈们在两湾都算是孩子头,对这些个小小子就没有不认得的,泰半还都是有些交情甚至于玩的不错的,自然更不会出声叫人离开的。

  只没想到,渐渐的,就有胆子大的,或是同秦家小字辈们交好的小小子们一个两个的也有样学样,请教过后就直接留下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