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章 青楼都知_大周少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大理寺时,诸葛南说郑家十几口是在离开长安城地界才遇到山匪。

  这句话引起了韩成注意。

  他怀疑杀死郑家的人,很可能是绿林中人。

  自从五十年前,大唐一统天下后,天下结束战乱,百姓生活越来越好,绿林好汉也纷纷洗手退隐。

  就比如韩成父亲韩义,以前也曾聚啸山林,建立山寨。不过后来他带领手下投效李唐军队,成为千牛卫一名低级军官。后来又被李世民赐给周国公武士彟做侍卫。

  韩义凭借高超武艺,做到周国公府侍卫统领的位置,年老后,又将位置传给自家儿子。

  长安城中有不少像韩义这样洗白的绿林大盗,与普通人相比,他们更加珍惜这份安稳的生活,绝不允许有任何人破坏。

  因此绿林道上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谁也不许在帝都长安生事,否则下场将极为凄惨。

  所以往往发生在长安城的命案,几乎没有绿林中人的身影,若是他们要杀的人在长安,也会等其离开长安地界,这才动手。

  这和郑家人遇袭的情况很吻合,韩成觉得顺着这个方向调查,说不定能帮到自家公爷。

  没过多久,韩成便来到夜雨秋门前,眼前是一座碧瓦朱檐,富丽堂皇的楼宇,因天色近晚,楼外宾客已成群结队而来。

  在唐朝时期,“青楼”这两个字与低俗是并不沾边的。楼中姑娘以唱曲跳舞维持生计,卖艺不卖身,称得上是文人士子的精神乐园。

  青楼女子也分档次,最低档以卖笑为生,中档女子大多容貌出众,但缺乏才艺,多服侍权贵。

  最高档的女子都是博学多才之辈,被旁人尊称为“都知”。

  这种女子不仅才貌双全,文采卓越,而且气质高雅,长袖善舞。

  长安城中无论是豪门权贵还是文人墨客,都以参加她们举办的文酒之会为荣。

  平康坊最出名的“都知”有三位,分别是夜雨秋的顾珞儿、落樱楼的蓝小楼,以及浣溪苑的颜茴茴。

  与落樱楼和浣溪苑不同,夜雨秋的宾客既有身着锦衣玉带的豪门公子,也有一袭布衣的寒门书生。

  这只因夜雨秋头牌“都知”顾珞儿对达官显贵不屑一顾,而那些文采出众的寒门书生,反而更能得她礼遇。

  韩成迈步进入青楼,只见大堂之内,桌案摆放的极为雅致,吟诗声、丝竹声、唱曲声不绝于耳。

  韩成很不适应这种氛围,皱着眉头对一名管事说了句“我找卢雄”,便找了张座位坐了下来。

  不久,一名身材魁梧的大汉走了过来。

  此人便是卢雄,他老子以前也是绿林贼首,与韩义是结拜兄弟。不过因为没有投靠朝廷,后来只得隐姓埋名,混的远不如韩义好。

  两年前,卢雄拿着父亲的书信,来京师投奔韩家父子,韩义耐不住人情,便给卢雄在夜雨秋谋了个护院的营生。

  这工作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