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66 绝不可能的捡漏_捡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溶解药性,与夜明珠、夜光壁齐名,让无数达官显贵趋之若鹜。

  大明三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打通南洋海洋贸易通道,使得南洋各国大量的犀角流入,犀角制器也蔚然成风。

  明代后期就出了一个制犀高手,叫做鲍天成。

  与他齐名是另外一个宗师级的高手,他叫陆子岗。

  明人张岱在《陶庵梦忆》中说:“吴中技绝,陆子冈之治玉,鲍天成之治犀。上下百年,保无敌手。”

  论名气,陆子岗肯定比鲍天成大很多,他的玉雕手法堪称神技。

  明清以后的犀牛角大多都是非洲过来的。

  随着新大陆的发现,那边不但杀得人头滚滚,尸山血海,就连牲口都遭到灭顶之灾。

  落后就要挨打,当一个文明遇见另一个文明,不是臣服就是毁灭,从来如此。

  这是连畜生都逃不过的劫难。

  现在非洲犀牛也成为熊猫一般的珍稀动物,还剩下没多少,灭绝也是迟早的事。

  世界上最后一头白犀牛现在二十四小时都有荷枪实弹的士兵昼夜看守。

  但这头犀牛的寿命已经达到极限,没几天好活了。

  比起亚洲犀,非洲犀的药用价值就低了很多,价格也相差极大。

  金锋没想到能在垃圾堆里捡到这玩意,欣喜之余也觉得不可思议。

  这种东西如果是雕件的话,或许还有人注意,但这是原角,看包浆和皮壳都是自然老化所形成的,放在家里至少也得有一两百年了。

  颜色更是不讨人喜欢的黑色,这玩意搁家里一般人还真的就认不出来。

  搁的地方也是角落里,时间一久,家里老人也没在了记性,小的更是不懂了。

  遇见搬家拆迁住新房,家里清空,这黑不溜秋的东西也就当做垃圾给扔了。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