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涅槃_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十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解释)

  涅槃,佛教用语,读作:nipn。意义是指清凉寂静,恼烦不现,众苦永寂;具有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远离一异、生灭、常断、俱不俱等等的中道体性意义;也即,指经过几年或则几十年的修养,调理自己的思想,断除大脑里面不好的思想、程序、情感,最终达到没有,超脱的境界,也就是无所得,无执着,而不变的境界。佛教认为,是一个必然过程;人死去以后,识会离开人体,经过一些过程以后进入另一个刚刚出生的新体内,该新生命体可以是人类,也可以是动物、鬼、神。只有到达涅槃的境界方可摆脱轮回。

  涅槃又译为般涅槃、波利昵缚男、泥洹、涅槃那,意译为圆寂、灭度、寂灭、无为、安乐、不生不灭等。佛教教义认为涅槃是将所有一切法都灭尽而仅有一本住法圆满而寂静的状态,所以涅槃中永远没有生命中的种种烦恼、,从此不再受后有,也就是不再有下一世的轮回。

  这个术语最早源自于古印度教,当时众说纷纭也都无法实证什么是涅槃?后因降生示现成佛转法轮,教导们才渐渐有人实证涅槃,也就是声闻四果阿罗汉、辟支佛舍寿时取证有余涅槃,也是生命的本际,而的人,是取证无余涅槃。当有佛教的者过世时,许多人会尊称他们进入涅槃或圆寂了,而涅槃也经常被一般人认为是死亡的同义语。

  指幻想中没有烦恼,超脱生死的境界,也用作僧尼死亡的代称!

  涅槃出典

  涅槃《涅槃无名论》中的记载如下:无名曰:夫至人空洞无象,而万物无非我造。会万物以成己者,其唯乎!何则?非理不圣,非圣不理,理而为圣者,圣人不异理也。故天帝曰:当于何求?善吉曰:般若不可于色中求,亦不离于色中求。又曰:见缘起为见法,见法为见佛,斯则物我不异之效也。所以至人戢玄机于未兆,藏冥运于即化,总六合以镜心,一去来以成体。古今通,始终通,穷本极末,莫之与二。浩然大均,乃曰涅槃。

  涅槃的分类

  依涅槃只有一种。依分别的根据则成两种:有余涅槃界与无余涅槃界。依不同的方面,涅槃有三种:空、与无愿。

  涅槃是一个不能再分解的究竟法。它是完全出世间的,而只有一个自性,那就是完全超越有为世间的无为不死界。依分别的根据则成两种;该分别的根据是(体验它的)是否还存在。

  阿罗汉所体验的涅槃界名为有余涅槃界(sa-upādisesa-nibbānadhātu),因为虽然一切烦恼已灭尽,但由于过去执取所产生的诸蕴还存在。在注疏里也被称为烦恼之灭尽(kile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