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2章_九零对照组女配崛起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杜村穷是真的穷,整个村子就没有一间像样的房子。不过山林面积确实是大,成片的竹林,间杂着一些杨梅树、椪柑树,据杜支书的说法,产量都不错,就是品种不好,口感酸涩。

  因为一年也挣不来几个钱,再说村里也没钱,所以他们也没想过换品种,反正就是能挣几个算几个。

  “可以嫁接上新品种,这些果树都有些年头了,树冠高,枝叶交叉严重,我这回出去,倒是跟技术员学了果树嫁接矮化复壮技术,只是都是跟着技术员干的,也不知道自己干成不成。”唐国成说。

  他本身种地就是把好手,加上踏实勤劳,去了人家的农场,天天抢着干最苦最累的活,跟农场的人关系处得挺不错。这年头人都单纯,再说也隔了十万八千里呢,不存在什么竞争,老技术员们真是倾囊相授。

  就是时间实在太短,学了个囫囵吞枣,他自己心里也没底。

  “没事,到时候咱们找县农林部门的专家来瞧瞧,再不行,就找市府,找省里的农林专家。”

  看了一圈,唐粒心里已经有数了。

  椪柑这种水果,其实营养是很丰富的,而且吃了不易上火,问题是它的口味过于清淡,而且有果核,未来柑橘品种五花八门,大家习惯了蜜桔、砂糖橘浓郁的口感,椪柑的受众就很小了。

  而杨梅在将来可是媲美樱桃的高档水果,出口到西方甚至是按颗卖的。

  “椪柑精挑细选一部分,其他的都挖了种杨梅。”唐粒想了想,说,“不着急,咱们找找好的杨梅品种,我听说永宁县有一棵上百年的杨梅母树,果形大,含糖量高,回头有时间可以去瞧瞧。”

  “等我们把带回来的秧苗种了就去看!”唐国成兴奋地搓了搓手。

  方致远一旁听着,插了一句:“唐粒你可以啊,连永宁县有杨梅母树都知道。”

  他找唐粒,其实也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尤其她一个年纪轻轻的小姑娘,你说搞食品配送,那其实就是左手倒右手,能说会道,脑子灵就行。

  可要说搞农业,他心里还是要打一个问号。

  现在听唐粒这么一说,倒是放心不少,至少人家心里是有谱的。

  唐国成也说:“是呀,我们几个地里刨食的老农民都没听说过。”

  “那是你们平时不看报纸,前两年他们县里特产局拨款保护母树上过市里报纸呢。”唐粒说。

  其实是上辈子她带了个艺人特爱吃杨梅,突发奇想要给杨梅做代言,她专门去了解了,才知道人家的杨梅历史悠久,远销海外,每年都不够卖的,压根用不着明星代言。

  永宁县特产局拨款保护母树的事是真的,可有没有上过报纸,唐粒其实并不清楚。

  不过,估计也没人会关注这一茬。

  这年头没有网络,人们获得信息的途径,除了口口相传,可不就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