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 升级之路_实力不允许我低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兄弟们我又双叒叕开新书了:重启人生:我能打给十年前的自己,兄弟们帮忙收藏,给几张推荐!

  而这套工匠培养体系,看着简单,可实际上建立,那才叫一个难!

  想想德国,和当年的日本,是花了多少年时间才建成这样的体系的?

  而现在日本出现的问题就是,体制过于僵化,让年轻人看不到晋升的希望。

  这也是和他们等级社会森严有关,所以现在很多日本人已经没了他们祖辈当年的干劲。

  所以干脆就选择躺平了。

  而德国人在这方面稍微做的好那么一点,这主要是因为德国人在财富分配上做的比日本好。

  就是公司和社会,会把相当一部分的利润,分给员工。

  让员工们感受不到巨大的生活压力,让员工们能更多的分享到红利。

  这样才能让员工们更有动力在岗位上坚持下去,并且大大提升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这也是我们的工厂,在七八十年代时期的样子,那时候的工人是把自己当成工厂的主人的。

  可后来什么时候这种风气变了的?

  因为改开,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把好的政策和资源集中支援了某些地区。

  其他地区就成了长期被吸血的对象,再加上别的地区,民间可以做一些越界的试探。

  上面就睁一眼闭一眼,可如果北方的工厂进行这样大胆的试探,那可就完犊子了。

  轻则说你贱卖国有资产,重则说你这是方向问题。

  结果就是南方民营经济越走越活,北方渐渐就僵化,到后面就没了创新的勇气。

  最后轻工业领域,南方的民企私企迅速抢占市场。

  北方国企因为不够灵活,渐渐丢失了阵地,然后就被人扣上人员臃肿,人浮于事的帽子。

  最后工人们的想法也渐渐变了,最后导致整个体系崩坏。

  当然这些都是后面人们总结出来的……

  而现在要想重振我们的重工业体系,那就必须要在重工业这一块加大投入。

  因为多少年了,我们国内不管是国营,还是私营企业里面使用的主要还是欧洲和日本的生产线。

  这样一来,别看我们生产了大量的工业品,可实际上最后能留在我们手里的利润却少之又少。

  就比如最近一段时间,国内很多省份,都开始实行了拉闸限电。

  很多人对这种情况就进行了很多解读。

  什么要工业品涨价,希望给大洋彼岸的通货膨胀在助推一把云云。

  每当看到这样可笑的说法,肖锋都是无语。

  怎么现在这种必赢的说法到处都是……

  这些人把老百姓当成什么了?

  这样的论调看多了,真的让人觉得…

  其实这拉闸限电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此前为了碳综合,我们加大了风电,光伏的建设投入。

  而减少的火电的配比,结果很多火电厂产能下降。

  再加上早前因为供给侧改革,

  请收藏:https://m.h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